PM 讀書會#1 :PM 要能夠處理各種模糊的事
內含身為讀書會挖坑兼跳坑者的心路歷程,與第一團分享側記

嗨,我是 #PM 讀書會 #5 人 3 聚 5 本書 的主持人 Merci。
在產品經理菁英會(Product Manager Elite Group)的版主夏松明老師(Gary)的輔助之下,發起 #PM 讀書會#5人3聚5本書 的實驗,我們以「最小可行性產品」 (MVP, Minimum Viable Product) 概念嘗試讀書會,以此篇紀錄第一團的運作心得。
在這篇文章,你會理解:
- PM 讀書會緣起
- PM 讀書會規則
- 讀書會第一團書單與分享側記
我們開始吧!
緣起
我從 UIUX 設計出發,現在在 PM 之路上跌撞。產品領域浩瀚,除了實際工作獲得的經驗,我想透過其他方式幫助自己成長,同時也期待與不同 PM 交流,學習他山之石。
當我看見 Gary 在徵求 PM 讀書會版主,決定主動聯繫他,用一杯咖啡的時間交流彼此的想法與經驗,看看我能做什麼。
Gary 希望透過經營 PM 社群,促進 PM 交流、培力台灣 PM 人才,其中實體讀書會是一路嘗試。我們確立讀書會的願景與價值:
願景 Vision:
- 知識共享:共享閱讀知識,成為 PM 思維資料庫
- 能力培養:培養 PM 思維與技能
- 凝聚社群:促進 PM 真實經驗交流
價值 Value:
- 聚焦 PM : 不限產業的 Product Manager 產品經理
- 共享共學:共享 PM 知識經驗
- 真實經驗:交流 PM 在市場上的實際經驗與困境
- 知識提升:廣度與深度
根據願景確認現階段目標:我們的共識,是先找到穩定的讀書會運作模式。
讀書會規則:5 人 3 聚 5 本書
台灣現有的讀書會社群多元,也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,重點在我們想要的讀書會是什麼樣子?
PM 讀書會期待:
- 有效率的廣讀:2 個月讓參與者讀到 5 本書,促進 PM 廣度接觸不同書籍,快速吸收精華。
- 有內化的深讀:閱讀者必須有輸出(output)的機會,用自己的語言分享學習內容,達到內化。所以參與者必須在讀書聚會一週前提供心智圖,當天提供 PPT 並以 10 分鐘分享精華內容。
於是 「5 人 3 聚 5 本書」規則誕生,用兩個月時間,讓參與的人讀到五本書的精華。

- 5 人:不限工作產業,工作性質是產品經理 Product manager。
- 3 聚:行前聚餐x1、實體讀書會x1、會後慶祝聚餐x1
- 5 本書:參與的 5 位夥伴,閱讀自己的選書,於實體讀書會分享讀書心得。選書領域不限,重點為「這本書對產品經理有什麼幫助?」
如果低於五人,還是要成團,去嘗試運作流程就對了。謝謝第一團報名的夥伴,讓我們順利成團!(淚)

第一團書單:
- 《真確:扭轉十大直覺偏誤,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》
- 《商業思維 BUSINESS THINKING 職涯躍進的唯一解!一次搞懂企業如何高效運轉!》
- 《閃電式開發:站在風口上贏得市場,從0到100億的創業黃金公式》
- 《產品路線圖:從革新到蛻變》
- 《流量新紅利時代:商業模式決定變現之道》
第一團讀書精華摘要與心得
1.《真確:扭轉十大直覺偏誤,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》

怡伶分享《真確》,談「十種直覺偏誤」,了解直覺的侷限,避免下錯決策。
如何避免直覺偏誤:停下來冷靜思考,有沒有更多資訊輔助決策?
2.《商業思維 BUSINESS THINKING 職涯躍進的唯一解!一次搞懂企業如何高效運轉!》

佑中分享,《商業思維》是做生意的思考模式。其中「運營力」與「敏捷力」是佑中著重分享的部分。也引發討論:「如果想將敏捷導入團隊」,可以怎麼進行?
3.《閃電式開發:站在風口上贏得市場,從0到100億的創業黃金公式》

明農分享《閃電式開發》,大家討論其中提到的來自 Amazon 「新聞稿」的方法,也針對 NPS 的實際作法討論:NPS 不是一次性,他需要持續作,將搜集的結果做對照以了解產品是否有改善。
新聞稿的寫作方式不只是 PRD (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),而是能讓自己站在用戶角度思考,可以解決什麼問題。
夥伴對於這本書的評論,有許多方法論集結,但主軸不是很明確,閱讀時需要注意。
4.《產品路線圖:從革新到蛻變》

Jenson 談《產品路線圖》,這是帶領你和團隊前往目的的地圖。身為 PM ,可善用「穿梭外交」方式,建議提前聆聽利害關係人的想法(1:1),建立信任關係,再帶到 Team 裡面。
5.《流量新紅利時代:商業模式決定變現之道》

我分享的是《流量新紅利時代》,流量池思維要回歸「用戶思維」,同時在作者於不同企業中的「虛實整合」實際案例,理解什麼是 1+1xN 或 1xN 的槓桿思維。
會後情境交流題:
公司如何引進敏捷到不同的部門?
重點在於公司有沒有持續在做 Retro (回顧會議),建立 PDCA 循環。
如果遇見老闆已經對產品給方向和做法(傳說中的隕石式開發)該怎麼辦?
不要立刻反對上級,而是釐清目標目的,根據對產品和技術的了解,給他選擇方案。
PM 的價值是什麼?
PM 不是老闆的傳話筒,而是清楚方向也能帶團隊找出「適合現在的作法」的人。
以 Jenson 的這句話作總結:
PM 要能夠處理各種模糊的事。- Jenson
這裡補充我對「模糊的事」的理解:
- 不清楚利害關係人的意圖,就去搞清楚
- 不清楚核心問題在哪,找出問題再做決策
謝謝第一團的參與者:怡伶、佑中、明農、Jenson,我們也約定第二輪同個小組的讀書會,繼續閱讀不同的書籍,持續交流下去:)
也謝謝 Gary 老師,在過程中不吝分享自己的各種經驗、陪伴我們走過第一輪。

PM讀書會 Host & 成員募集中!
👉 報名成為 Host 舉辦讀書會:https://lihi1.com/Ud0Mu
👉 加入 PM 讀書會 FB 社團:https://lihi1.com/U3sfU
如果你也是喜歡社群與閱讀的人,歡迎留言與我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