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個獨立自由思考的閱讀人:獨角獸週年家族聚塗鴉筆記

一起來閱讀吧(尤其是設計師)。

做個獨立自由思考的閱讀人:獨角獸週年家族聚塗鴉筆記
獨角獸計畫一週年家聚

本篇適合:愛閱讀者、創意工作者、參與過獨角獸活動的人。(為什麼開頭要寫「一起來閱讀吧(尤其是設計師)」,下面會提到。)

簡單介紹獨角獸計畫,是由前 Shopping Design 總編輯李惠貞發起的有機計畫/社群,透過舉辦各式大小閱讀活動、講堂形式,推廣閱讀。

我參與過兩場自由講堂,分別為「提案力的時代:唯企劃、編輯得以存活」(我的塗鴉筆記傳送門)、「城市設計:更好的明天」,由李惠貞與貴賓分享對於該主題的洞見與書單,我自己皆從講堂中獲得許多啟發,決定來參加一週年的聚會,看看發生什麼火花。

活動集結跨領域愛閱讀的人們交流,回顧獨角獸一週年,預告接下來獨角獸想要探索的問題,邀請重量級的貴賓出席分享自己的書單,例如李明璁老師、李清志老師、設計發浪創辦人 Chad 、張鐵志、蔡姍姍等,以下塗鴉為當場的速記,後文為我的活動心得。

交流朋友與貴賓推薦的書單們(此為部分非全部)

活動參與者 60 多位,背景五花八門,編輯、企劃、設計、老師、文案、工程師、自由工作者、各種職業皆有,聽過每個人的介紹,略算編輯與企劃大概有超過 10 個,是最大比例(畢竟這個主題還是與編輯企劃工作最相關),有揭示自己是設計師背景(含我自己)的大約 3–4 位,UIUX 領域設計師就我一位,大概其他人都去 MIX 年會了(誤)

為無用而讀,成為自己獨有的智慧

設計師有不愛閱讀嗎?希望大家不要誤會,設計師沒有不愛閱讀,雖然貴賓哈利 Hally Chen (《好吃》雜誌專欄作家)坦承設計背景的他以前不愛閱讀、李惠貞也提到她觀察有些設計師不愛閱讀,我自己身邊是有愛閱讀的設計師,但要小心不要「只為目的導向而讀」

如果只有目導向,只會看工具書、或職場工作相關的設計/美學等書,侷限自己就太可惜了。

我認為設計師是創意工作者、解決問題的人,如果除了自己領域以外,能培養為無用而讀的習慣,便能吸收跨領域經驗,舉一反三回饋到自己的工作上,形成你獨有的觀點。

可是為了工作得閱讀的書單就有夠海量,該怎麼辦?

我建議可以從生活中保留固定的一小段時間開始,給自己去探索未知。

我也在慢慢建立自己的閱讀習慣。不用貪心,每天 5–10 分鐘,吃早餐的時間、睡前的 10 分鐘、通勤的 10 分鐘、等待的時間等等,無壓力的放鬆的閱讀,每天累積的碎片,經過你的思考沈澱,未來連結起來,是你才有的,獨一無二的智慧。

回到自己,從自己能做的小事出發,就會擴散。

李惠貞引日本編輯松岡正剛的概念:「不朽的匠人精神就是日本的方法」,邀請獨角獸家族用一年的時間,去探索這個問題:

我們能不能找出台灣的方法,成為一種學習/閱讀的示範?

這個題目很大,但我們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去實驗。重要的是,從自己能做的開始。

每個人的閱讀習慣狀況不同,遇到的問題也不同,思考你可以做的,踏出第一步。

我的嘗試,是做筆記分享。我有視覺化的能力,所以我製作懶人包,希望用低門檻方式引起大家對於該書的興趣,進一步一起來交流。

雖然不多,我做過的有:

【閱讀筆記】創新的用途理論:你的產品能讓使用者達成什麼進步?
如何真正以使用者的角度思考?
【閱讀筆記】《我的廣告人生》:廣告巨人霍普金斯的行銷哲學
為什麼想要分享這本廣告人克勞德・霍普金斯的傳記《我的廣告人生》呢?

從現在開始,建立閱讀、分享的習慣吧。